4月2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以下簡稱《愿景與行動》),能源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合作被列入重點合作領域。
堅持開放合作、和諧包容、市場運作、互利共贏的共建原則,中國政府倡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全方位推進務實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愿景與行動》指出,根據“一帶一路”走向,陸上依托國際大通道,以沿線中心城市為支撐,以重點經貿產業園區為合作平臺,共同打造新亞歐大陸橋、中蒙俄、中國-中亞-西亞、中國-中南半島等國際經濟合作走廊;海上以重點港口為節點,共同建設通暢安全高效的運輸大通道。中巴、孟中印緬兩個經濟走廊與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關聯緊密,要進一步推動合作,取得更大進展。
“一帶一路”沿線各國資源稟賦各異,經濟互補性較強,彼此合作潛力和空間很大!对妇芭c行動》明確,要以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為主要內容,著力推動幾大重點合作領域。在設施聯通合作中,《愿景與行動》強調要強化基礎設施綠色低碳化建設和運營管理,在建設中充分考慮氣候變化影響!对妇芭c行動》同時指出,要加強能源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合作,共同維護輸油、輸氣管道等運輸通道安全,推進跨境電力與輸電通道建設,積極開展區域電網升級改造合作。針對沿線各國的相互投資,《愿景與行動》提出要積極拓展投資領域,加大煤炭、油氣、金屬礦產等傳統能源資源勘探開發合作,積極推動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等清潔、可再生能源合作,推進能源資源就地就近加工轉化合作,形成能源資源合作上下游一體化產業鏈。加強能源資源深加工技術、裝備與工程服務合作。此外,在新興產業合作上,新能源、新材料等被列入深入合作的重點領域并希望推動建立創業投資合作機制。
近一年來,中國政府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加強與沿線國家的溝通磋商,推動與沿線國家的務實合作,實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收獲早期成果。在高層引領推動下,共建“一帶一路”達成廣泛共識。我國先后與部分國家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備忘錄,與一些毗鄰國家簽署了地區合作和邊境合作的備忘錄以及經貿合作中長期發展規劃。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業投資、資源開發、經貿合作、金融合作、人文交流、生態保護、海上合作等領域,推進了一批條件成熟的重點合作項目。
未來,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中國將充分發揮國內各地區比較優勢,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加強東中西互動合作,全面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針對我國西北、東北、西南、沿海和港澳臺以及內陸地區的不同區位特點,規劃還進一步布局了我國各地方的開放態勢。
——中國風電企業網